資生堂調整在華經營風格,并為此“砸”掉了中國工廠的會議室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
2017年11月,資生堂中國決定將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工廠一樓前臺“砸”掉,這里原本負責接待一些到訪參觀工廠的旅游團或校園考察團。
2017年11月,資生堂中國決定將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工廠一樓前臺“砸”掉,這里原本負責接待一些到訪參觀工廠的旅游團或校園考察團。當然,一起被砸掉的還有周圍的幾間會議室。資生堂計劃用這一共425多平米的空間創建一個明確對外展示品牌形象的空間,并只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項工作,同時,為其取名為“匠心館”。
從今年5月1日開始,這座建設在工廠內部的展館將對所有消費者開放。資生堂的目的很明確,用一種新的方式創造與消費者的互動,并以此吸引潛在的消費者對資生堂的企業品牌進行深入了解。這座展館主要分為三塊區域,分別是歷史文化及商品陳列區、研發實驗互動區及工廠管理體驗區。你可以在這不算大的空間內找到資生堂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市的所有產品,了解資生堂工廠內部生產線的風淋系統、更衣消毒步驟等等,也可以玩一些諸如用肉眼給不同顏色排序的游戲。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資生堂中國過去幾年來迅速轉變經營策略的一個關鍵信號。從2015年開始,資生堂開啟了針對中國市場的“三年重建”計劃,試圖從頭建立中國市場的業務基礎,例如制定新的營銷策略、梳理經銷商網絡、深入拓展渠道建設等等,而對當時的資生堂來說,最迫切的一點就是改變過去默默無聞悶聲做事的經營風格——這種強調慢而精的典型的日本企業經營理念在飛速變化的中國化妝品市場遭到了強烈沖擊。
不僅歐萊雅、雅詩蘭黛等競爭對手正在積極使用大規模廣告營銷的投放獲取更多消費者的注意力,海淘、電商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中國的整個渠道環境,甚至打亂了傳統的渠道通路。為此,資生堂在“三年重建”計劃中將中國市場從2015至2017年的營業額目標上調至復合平均增長率達到9%,目標是讓中國成為資生堂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最重要的一個市場。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資生堂必須變得活躍且快速。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赴日旅游的出境游群體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資生堂在日本當地的銷售業績。也就是說,資生堂目前面臨的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如何讓中國消費者愿意在中國本地購買資生堂的產品,如何消除消費者對產品產地、本地原料及生產技術、售價等各方面的擔憂。它因此想到了這個辦法,把消費者直接帶到工廠里來,用“資生堂集團”集團的名義為旗下的各個品牌做“擔!。
|
(責任編輯:face100)
版權聲明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費閱讀,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聯系電話:010-51528362
相關文章
資生堂調整在華經營風格,并為此“砸”掉了中國工廠的會議室